佳人端坐韵悠长,琴影悠悠映画墙。
素手轻调弦上律,金声漫绕室中梁。
烛影摇红添谧境,琴音流彩映华堂。
古乐新声皆入妙,此心沉醉乐流芳 。
2025年5月18日晚,在北京朗园兰境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年音乐人成长计划烛光音乐会。来自中央音乐学院的齐洁老师带领学生们,为音乐同行与爱好者们奉献了丰盛的琵琶晚宴。
青年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师齐洁,是汪派琵琶第四代传人郝贻凡教授的得意弟子。她的演奏技艺精湛,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独奏音乐会,并出版多张个人专辑。在烛光下,与观众近距离演奏还是第一次。首先,她带来了一首琵琶代表作《千章扫》。
《千章扫》这首作品创作于1998年,是以中国书法文化为灵感,以琵琶演奏体现出书法中的磅礴之势,澄净之美。这首作品造就的声音体验是丰富且生动的,以大量的扫弦为桥梁,将中国文化瑰宝之书法与传统民族器乐之琵琶关联起来,其磅礴的气势,不仅蕴含着书法文化的气韵,更体现了中华音乐的气魄。
众所周知,琵琶有着丰富的演奏技法,在诸多技法中,扫弦又极具个性,其呈现出的音乐效果更是受到大量作曲家和演奏者的青睐。
齐洁老师用张扬、不羁、有力量的弹拨诠释作品中的宏大片段,也以极具自由、空灵的心境体味《千章扫》的沉静时刻,将乐曲的气韵呈现出来,将具象的书法美感音乐化,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演奏民族音乐之气度与胸襟,通过速度急缓交替的过程,形成一种自然的水流感,并且在演奏中加入了适当的留白。留白不仅是一种艺术手法,也是中国几千来文化艺术的智慧结晶。所谓“马一角”“夏半边”,书法中的留白手法使作品更具想象与美感,音乐中的留白,亦让声音艺术拥有更多创作的空间。
齐洁老师以精湛的演奏技术,在乐曲的技法和音乐的处理方面做到精确深刻,在舞台上则不为演奏所束缚、自然回归触琴的松弛感。她的表演不仅限于细枝末节的处理,更在实际情况中调整自身的演奏状态,在此基础上对音乐进行二度诠释。
“知道”与“做到”是一个鸿沟,永远是个未知数。演奏家们在挖掘琵琶以及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无限潜能,也在创造更多可能性的路程中前行。
齐洁老师认为,演奏是塑造音乐风格的过程,只要把握准确方向,利用自身精良的演奏技术,这些音乐风格是可以很好的呈现出来的。坚持着做好自己的事情,让自己成为新的自己。
此外,齐洁老师还演奏了《出水莲》,并与新疆小伙吐尔逊的手鼓合作了一首《天山之春》,和学生们合奏了两首琵琶曲《丁香花》《早春》,她的学生邱舒畅也表演了琵琶独奏《金色的梦》……
齐洁老师讲解作品《千章扫》
齐洁老师和学生
齐洁老师与青年鼓手吐尔逊
齐洁老师和国宾礼艺术家贺淳
古建音乐纪姚丫丫老师
《清平乐·琴韵雅境》
幽光烛暖,静室琴音婉。
琵琶在手情思满,韵绕梁间不散。
画影身后凝眸,雅姿妙态含柔。
一曲清商和处,心随乐韵悠游。
——贺淳
《西江月·千章扫》
贺淳
素手轻拨弦索,清音漫绕轩堂。
千章扫曲韵悠长,恰似灵泉流响。
弦上情思婉转,指间岁月流芳。
雅音袅袅意飞扬,心醉仙韶妙象
——贺淳
【来源:亚洲时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