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国新闻 >> 内容
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发布 暨招商活动盛大启幕
作者:乐迅 编辑:赵冉(实习生)    出版:亚洲时代周刊2025年02月18日香港刊发  阅读:
北京时间2月18日15时30分,备受瞩目的“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发布暨招商活动”在沈阳新世界博览馆盛大启幕。本次活动由沈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以“携手共享机遇 同心共赢未来”为主题,全面展示沈阳携手国内外企业共享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机遇的开放胸襟、合作愿望,互利理念、共赢愿景。活动匠..
亚洲时代周刊02月18日讯(乐迅):

北京时间2月18日15时30分,备受瞩目的“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发布暨招商活动”在沈阳新世界博览馆盛大启幕。本次活动由沈阳市人民政府主办,以“携手共享机遇  同心共赢未来”为主题,全面展示沈阳携手国内外企业共享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机遇的开放胸襟、合作愿望,互利理念、共赢愿景。活动匠心独运,采取“1+5”形式,主会场设在中国沈阳,分会场分别设在日本东京、韩国首尔、俄罗斯莫斯科、德国慕尼黑和中国香港等5个国际化大都市,主会场与分会场跨越时空界限,实现同频互动,宛如横跨山海的桥梁,将沈阳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之心紧紧相连,“国际沈”形象以最生动、最立体、最可感的方式传遍全球。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发布 暨招商活动盛大启幕

辽宁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王新伟出席活动并致辞,沈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志成主持活动,副市长段继阳发布《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行动纲要》;副市长郑滨围绕“一高地、一枢纽、四中心”发布513个应用场景,释放9283亿元投资与合作机会。全球的智慧与资源在活动中深度交融,碰撞出璀璨的火花,来自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三生制药集团、香港大湾区进出口商业总会等央企、民企、外企、商协会的8位嘉宾现场发言,表达了对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美好祝愿,传递了抢抓机遇、深化合作,携手共创辉煌的热切期盼。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发布 暨招商活动盛大启幕

活动中,招商代表授聘仪式成为一大亮点,授聘138 名全球招商代表,有效扩大招商引资“朋友圈”,织密国际化招商网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绿色航油生产基地项目、国家新能源产业综合试点项目、沈阳国际陆港战略合作项目等30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涉及高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信息技术、食品、能源、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领域,预计投资额1730亿元。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发布 暨招商活动盛大启幕

主会场精心设置“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主题展示区”,集中展现沈阳经济发展活力和投资潜力。与会嘉宾纷纷驻足参观,并表示沈阳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实力雄厚、创新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态势强劲,获批“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性质定位以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机遇更加难得,将进一步加强与沈阳交流合作,携手沈阳、投资沈阳、深耕沈阳,共享机遇、共赢未来。活动期间,招商引资乘势而上、尽锐出战,各区、县(市)共派出13个招商小分队,开展靶向招商,与目标企业“点对点”进行洽谈推介等活动。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发布 暨招商活动盛大启幕

本次活动受到海内外企业、商协会以及重点机构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响应,如百川归海,吸引全球优质合作资源汇聚而来,活动现场云集各界嘉宾超700人。主会场,央企、民企、外企、驻沈金融机构、商协会代表、驻沈领馆以及招商代表约400位嘉宾齐聚一堂,共话发展;分会场,中国驻外机构,当地商协会、投资机构、企业代表约300人参加活动,为整个大会注入多元活力。活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展示“国际沈”的城市魅力、发展机遇,使“投资沈阳”更具品牌吸引力、内涵感召力和发展带动力,为沈阳市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亚洲时代周刊】
免责声明:本刊所刊载内容之权益为香港电视臺和亚洲时代周刊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亚洲时代周刊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刊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亚洲时代周刊”;任何法团或个体认为亚洲时代周刊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亚洲时代周刊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刊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读者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你的大名:
发表
全部评论
亚洲时代周刊(www.110.com.hk)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部电话:38963966 传真:30169686
承印人:香港電視臺有限公司 承印人電話:65557188
承印地址:香港灣仔駱克道315-321號駱基中心23樓C座
《亚洲时代周刊》已获香港政府本地报刊注册,网络业者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第三方公司或个人可能在本报刊宣传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或个人的任何交易与本报刊无关,本报刊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