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1月2日訊(記者 闫科企 實習生 周家億)2025年元旦之際,一場别開生面的鋸琴音樂會在深圳市羅湖區藝展中心舉行,吸引了衆多音樂愛好者的目光與腳步。這場音樂會不僅充分展示了鋸琴這一獨特樂器的非凡魅力,還通過與其他音樂形式的巧妙融合,爲現場觀衆呈現了一場震撼人心的視聽盛宴。
音樂會在一曲鋸琴與女聲合唱的《茉莉花》中優雅啓幕。鋸琴非遺傳承人李元慶以其精湛的鋸琴演奏技藝,與深圳深業濤聲依舊合唱團悠揚甜美的歌聲完美交融,将觀衆帶入了一個充滿芬芳與詩意的夢幻世界。随後,深圳2002電聲樂團的加入更是爲這首經典曲目增添了别樣的風采,赢得了現場觀衆的熱烈掌聲與喝彩。
據李元慶介紹,2025年第一天,舉辦了一場具有特色的音樂會,旨在推廣和傳承瀕臨失傳的非遺樂器鋸琴。音樂會結合了東西方音樂元素,緻力于鋸琴的傳承和推廣,讓更多人了解和欣賞身邊的傳統文化。
随後,李元慶巧妙地融合了敲擊與拉奏的技巧,以獨樹一幟的演奏手法,将《馬刀舞曲》這首充滿力量與激情的作品演繹得酣暢淋漓,成功地将音樂會推向了激情澎湃的高潮。該曲目以其激昂的節奏構建出一種緊張而又振奮人心的場景,使觀衆仿佛穿越時空,親曆烽火連天的戰場,深切體會到戰士們那份無畏的英勇與豪邁。緊接着,來自貴州的苗族女歌手楊祖桃登台亮相,她以動人的嗓音演繹了苗族傳統歌曲《唱着歌兒走四方》與《踩月亮》,這兩曲悠揚而又充滿民族風情的旋律,進一步點燃了現場的氣氛,使整場音樂會的氛圍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狀态。
在音樂會的高潮部分,備受矚目的AI非遺數字人發布儀式和非遺戰略簽約儀式隆重舉行。在科技與文化深度融合的今天,AI數字人“非遺李元慶”在全網正式上線發布,這标志着非遺傳承與發展邁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AI數字人“非遺李元慶”将全方位、深層次地在非遺領域的五個關鍵方面爲大衆提供優質服務,堪稱“五福臨門”,意義非凡。
據羅湖區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丁振遠介紹,羅湖區藝展中心作爲非遺資源基地的角色,利用AI技術推動非遺數字人的發展,通過非遺基地更好地發現全國各地的優秀非遺資源,更好地保護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此次鋸琴音樂會不僅是一場音樂的狂歡,更是一次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它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傳統樂器在現代音樂中的獨特魅力與無限可能,也讓我們體會到了音樂跨越時空、連接心靈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