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国新闻 >> 内容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作者:田丕津 编辑:    出版:亚洲时代周刊2024年07月12日香港刊发  阅读:
莺歌是台北市的一个地名,在这里生活着一批的烧窑的技师。据史书上记载,莺歌窑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卓柏成先生自幼跟随烧窑大师:林葆家学艺,至今已有60余年,是台湾公认的莺歌窑烧瓷大师。2019年6月,记者在台北采访时,经《旺报》副社长刁明芳的介绍,采访了当地的卓柏成先生,采访稿件在当年的7月初刊发..
亚洲时代周刊07月12日讯(田丕津):

莺歌是台北市的一个地名,在这里生活着一批的烧窑的技师。据史书上记载,莺歌窑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卓柏成先生自幼跟随烧窑大师:林葆家学艺,至今已有60余年,是台湾公认的莺歌窑烧瓷大师。

2019年6月,记者在台北采访时,经《旺报》副社长刁明芳的介绍,采访了当地的卓柏成先生,采访稿件在当年的7月初刊发,受到众多华人读者的关注。采访中,记者就告诉卓先生,天津有一位绘画、烧制瓷板画艺术家:林德谦,在天津乃至全国很有名气。卓先生当时表示有机会到天津登门拜访林德谦先生。

卓柏成先生于昨天晚上20点到达天津。今天早上9点,就开始了参观天津行的第一天。至晚上17点回到旅店,短暂的8个小时,卓先生去了5个地方进行参观和拜访。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上午10点,第一站来到国内著名钢琴家、八旬老人靳凯华女士家中。卓先生把自己制作的“五行开运杯”和 用于刮痧的瓷质工具赠送给靳女士。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靳凯华女士得知台湾的工艺大师登门拜访自己,为远道而来的台湾同胞演奏了自己的成名曲《歌唱祖国》,并表示在有生之年,去台湾为同胞们演奏了70年的名曲《歌唱祖国》。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在和卓先生交谈中,靳女士拿出了几十年前在台北参观101大厦时的照片。她兴奋地说道:“我多次去过台北,都是担任钢琴比赛评委。我一定要再次去台湾,为台湾朋友们专门演奏我的成名钢琴曲《歌唱祖国》。”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靳凯华女士的钢琴学生尹麓沂,今年14岁,他从4岁时就跟随靳老师学琴。今天闻讯台湾的工艺大师拜访靳老师,特意在爸爸的带领下到靳老师家,为卓柏成先生演奏了钢琴家周广仁先生作曲的钢琴曲:《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赢得在场听众的掌声。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尹麓沂演出后,表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跟随靳老师去台湾,为台湾的听众演奏这支钢琴曲。卓先生夸奖尹同学超人的演出天分。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卓柏成先生表示,回到台湾后,要把今天认识的两位钢琴新星的动人故事,讲给自己的台湾兄弟们,并表示会尽力促成他们的赴台演出。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卓柏成先生把自己制作的“五行开运杯”赠送给钢琴新秀尹麓沂和他的父亲。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上午11点,卓先生来到《天津美术馆》,参观了正在展出的美术展。他在自己喜欢的展品前合影留念。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下午1点,卓先生来到了久负盛誉的“狗不理总店”。等候了20分钟,就吃上了热气腾腾的狗不理包子。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用餐结束后,巧遇“狗不理”包子店店长傅伟先生,主动提出要和傅店长合影,夸奖“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名不虚传。”相信会有更多的台湾朋友们来津品尝狗不理包子。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下午3点,卓先生来到鼓楼东街148号《紫玉山房》,拜访了山房主人林德谦先生,并把自己制作的“五行开运杯”赠送给林先生。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林德谦先生向同行卓先生介绍自己绘画和烧制瓷画的经历。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林德谦先生向同行卓先生展示即将在天津举办的自己绘画、烧制的瓷器展。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卓先生在9号晚上《紫玉山房》举办的“津台两地书画家笔会”的作品前留影。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在林德谦先生的书房里,卓先生请林德谦先生为自己在台北的门店题写牌匾。

台湾莺歌窑名师卓柏成先生在津的一天

林德谦先生受卓先生之邀,为众多台湾朋友书写书法作品。

在结束今天的参观行程前,卓柏成先生拜访了天津非遗保护工作专家李志邦先生,并邀请李先生在条件允许下,到台北参观自己的门店。

【来源:亚洲时代周刊】
免责声明:本刊所刊载内容之权益为香港电视臺和亚洲时代周刊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或持有,不代表亚洲时代周刊的观点和立场,如转载本刊图文稿件,须注明“来源:亚洲时代周刊”;任何法团或个体认为亚洲时代周刊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亚洲时代周刊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刊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读者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你的大名:
发表
全部评论
亚洲时代周刊(www.110.com.hk)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部电话:38963966 传真:30169686
承印人:香港電視臺有限公司 承印人電話:65557188
承印地址:香港灣仔駱克道315-321號駱基中心23樓C座
《亚洲时代周刊》已获香港政府本地报刊注册,网络业者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第三方公司或个人可能在本报刊宣传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或个人的任何交易与本报刊无关,本报刊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